|關於悶蒸|
老友麻吉熊,最近對於手沖挺多心得的
這一篇關於悶蒸的文章,大家可以看一下。
其實手沖的手法是這樣啦...
對於新手來說,給予一個基本的手法去下手,並以此做延伸是挺不錯的,這也是為何許多文章或書籍在探討手沖手法時,整個系統會有點類似。
但當到了一定程度,有開始自我思考的能力時,其實其中的很多手法都可以做開放式的討論,不管是萃取的各種因素(濾杯、粗細、溫度、粉水比),注水手法(斷水、點滴、中間注水)甚至是整個系統都可以整個打掉重新討論。
悶蒸在許多咖啡師眼裡當然很重要,他們嘴巴上也會說我們先做個悶蒸的動作。 把悶蒸拿掉或是改變水量跟時間會不會改變風味。 會啊,但不代表整杯咖啡就會往不好喝的方向走去,因為萃取是個系統,悶蒸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不是全部。
所以我才說我不喜歡那些,你一定得做哪些事的文章,就連什麼必去、必喝、必訪,不去會後悔等等的文章。
人生會後悔跟遺憾的事太多了,這種等級太弱了.....